2024年高考即将出分,中欧DBA 2023级也有一位低调的“学霸”,15岁考上北大少年班的她,如今正在攻读博士学位。在这个奋斗与收获的季节,让我们一起走进庞琦的人生故事。

15岁上北大,一段独特的高考记忆

1988年,诞生了歌曲《爱拼才会赢》,为接下来90年代深化改革开放预埋了时代的伏笔;这一年,国家赋予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同时决定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脚步;这一年,个体餐饮业的兴起标志着饮食市场的多元化;这一年,距离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在深圳开业还有两年。

1990年10月8日,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

1988年,不到15岁的庞琦,在这一年参加高考,并被北大理论物理系录取,成为北大少年班的一员。对她来说,高考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是“独自一个人坐在一间很大的教室参加高考”。当时高二的庞琦,对高考的认知是“一场额外的考试”,并没有感受到太多压力。

庞琦坦言,高考时年龄太小,对于未来的人生并没有太多规划,选择物理系是因为父亲是物理系出身;事实上她后来也确实走上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在庞琦记忆中,北大少年班并不神秘,她和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生一样,度过了充实的四年大学生活。物理本科学习不仅锻炼了她的逻辑思考能力,更让她深深意识到:“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养成终身学习的思维和习惯更为关键。”

庞琦每月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今年5月她获得了中欧图书馆颁发的“阅读之星奖”

在接下来二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庞琦在工作期间完成了MBA的学习,又于2023年入学了中欧DBA。对很多人来说,学历是职业发展的敲门砖,但庞琦从自身的经历得出,事业的发展最终决定了学历的高度:“这两次‘再教育’,其实都是以职业发展为出发点,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从业务到管理,在麦当劳的28年

1996年,庞琦加入麦当劳,成为麦当劳在大陆的第一个IT主管。在麦当劳这样的跨国大型企业,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功与长远的进步,业务能力之外还需要点亮领导力与管理的技能点。庞琦随后攻读了中山大学的MBA课程,第一次跳脱出技术专家的单一视角,获得了“欣赏”多元领域的能力;不仅是对管理学知识的汲取,更是对商业世界深层运作逻辑的理解与感悟。

2003年,庞琦作为麦当劳中国营运部经理,开始了门店的运营与管理。高品质的食材、速度与效率的追求、标准化全球一致的口味,规模经济下的原料设备与供应优势……在麦当劳的体系中,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门店服务,门店运营是麦当劳业务模式的核心。庞琦回忆到:“最大的体会是,我的技术和理性思维可能并没有那么多用武之地。”的确,门店是与人打交道的场景,从消费者到员工,从个体到团队,庞琦所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多元的人。庞琦逐渐意识到,她的职业热情所在,恰是对人文的研究与洞察,其中蕴含着文化、社会、情感和消费行为的逻辑关联,不同场景下个体与集体的和谐或冲突,揭示了社会互动的复杂模式。

庞琦在中欧DBA的企业参访活动上做分享

随后的两年,庞琦领导麦当劳中国的培训与发展,专注于人才的定向研究。在这期间,她还担任了企业大学——汉堡大学的校长,并负责全国的训练与学习发展。这段经历不仅为她未来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也补充了她理性思维中的人文关怀,使她的管理理念更加全面和深刻。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经历也为她后来担任上海麦当劳总经理、负责全面管理,以及成功打造麦乐送和麦咖啡两个子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

顶着光环“创业”,庞琦的破局之路

进入中国市场的三十多年间,麦当劳参与和见证了中国消费者用餐习惯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同时也在不断孵化新的场景与子品牌。麦咖啡于2009年被引入中国市场,直到2020年开始加速发力,而正是庞琦负责了麦咖啡在中国市场的Relaunch与拓展。

2020年,麦当劳宣布未来三年投入25亿元加码中国内地咖啡市场;截至2024年5月,麦咖啡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3500家。庞琦介绍,麦当劳做“咖啡+食物”有着明显的先天优势。一方面,麦咖啡以“店中店”形式开设,背靠内地市场近5000家门店,现有门店本身具备现制暖食的条件、成熟的供应链、运营经验、人员培训系统等等,无需投入额外成本。另一方面,无论食物还是咖啡,麦当劳都有当家产品,组合有望带来“1+1>2”的引流效应。能很好兼顾食物与咖啡的品质,也令其比专注快餐或咖啡的连锁品牌多了一重竞争力。

但是,庞琦感慨到:“本以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没有想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庞琦所言,对消费者来说,麦当劳的汉堡实在是过于深入人心。强势的第一曲线增加了麦咖啡品牌形象和用户心智的建立难度,庞琦和团队花了大量心血去解决消费者对麦咖啡品牌专业度的信任问题。同时通过对咖啡品类和消费人群的深入研究,庞琦也意识到,既然麦咖啡与麦当劳的关系天然如此,索性就聚焦在绝对优势的场景之上,守正出奇。

在提速的第三年,麦咖啡有了更清晰目标人群的——“早八打工人”。庞琦对这套破局策略的初心在于:“所有品牌都在思考自己的优势,但最终还是回到用户需求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能满足这些需求。价格竞争只是短期策略,但咖啡的业务需要抱着长期主义的心态来做。”2024年春节刚过,迎着打工人返岗的气氛,麦咖啡推出“15元现磨咖啡早餐”,一杯咖啡搭配一个麦满分,仅需15元,并将在门店长期执行。瞄准目标人群的深刻需求,用高频带低频,带着这样的解题思路,麦咖啡搅动起了僵持已久的9.9元咖啡市场。

回忆这段职业经历,庞琦觉得算是在麦当劳体系里的一次“创业”,而过去的历练,每一步都算数。麦咖啡和麦乐送都是由庞琦负责,从最初几亿的营收成长到百亿的体量,由小到大孵化的过程让庞琦很有成就感。此时,庞琦也意识到,在麦当劳这样一个国际快餐巨头多年的本土化深耕,让自己收获了大量宝贵经验。如何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研究,总结出一套普适中国餐饮零售行业的方法论,并分享给国内餐饮零售行业,推动共同的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庞琦带着这样的初心,于2023年入读了中欧DBA,在更高的思考站位,开启了新的进步之旅。

本地生活,一种DBA式思考

在今年4月,庞琦担任了麦当劳本地生活事业部总裁。“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事业部,令麦当劳的所有门店成为本地社区的中心,和社区的顾客建立更深厚的关系,积极参与回馈社区”庞琦介绍到。

庞琦在中欧DBA的课堂上

在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城市的扩张不断影响着消费行为的演变。尤其在数字化的时代,一单麦当劳的下单、制作到交付,很多时候是在网上进行,真正“交易”的双方是看不见彼此的。预计2028年,在中国内地麦当劳门店数量将超过10,000家。如今,麦当劳开始寻求一种重回人本的价值转向:透过每一次服务与接触,与门店所在社区的顾客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从单笔的交易变为长远的社区关系,“真实地在社区里为周边邻里提供美味和凝聚力,这是品牌的独特性所在”庞琦这样描述。

对新的事业部充满期待,这与庞琦正在进行的DBA学习不谋而合。在庞琦看来,中欧DBA正是提倡以“无用之用”的心态和 “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精神回馈社会。“无用之用”源于庄子,是一种超越物质主义的中国哲学智慧,它挑战了传统的功利主义观念,强调事物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实用的功能,而更在于那些看似无用、非功利性的特质。在商业氛围浓厚、技术与数字化不断占领日常生活的时代,拥抱“人”的价值,看似无用,实为大用。中欧DBA汇聚的正是一群像庞琦这样心怀大局的同学,以科学循证为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产出具有普世意义的方法论,为行业与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庞琦与DBA同学进行分组讨论

一个理工科出身、曾经执着IT技术的绝对理性的人,职业的经历与学术的探索使她挖掘出内心深处对人文研究和管理的热情。庞琦感慨到,年纪渐长之后会发现人生就是一场不断了解自己的体验。大多数人不可能在十几岁的年纪就把所有问题想通透——这样的人无疑是幸运的,但终究是少数——哪怕北大少年班的毕业生也有可能走上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道路。如庞琦一般积极的生命态度,应当是顺应外界的变化,而又能常常观察到自己的内心,在得到与回馈中交替前行。

作者:庞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