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望:从“冷门业务”到全球布局,现在“走出去”还香吗?
当前,遭受疫情严重冲击的世界经济正逐渐走出低谷,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再次加速。然而对于计划或正在推进全球化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机遇与风险并存。企业出海如何防范“风高浪急”?全球化布局背后企业又如何自我把脉?
上海港湾基础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家拥有21家海外分支机构的上市企业,工程业绩遍布境内、东南亚、中东、南亚、拉美等地区。掌舵人徐望(DBA2022)拥有复旦大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硕士的优秀履历。他带领团队从无到有创立了公司海外部,目前海外收入占公司整体收入的约 90%。
近期,我们与徐望同学就企业出海、全球布局展开对话,希望给到更多企业家启迪。
Q1:上海港湾集团定位为一家“跨国经营的专业岩土工程综合服务提供商”,能否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形容一下公司主营业务?
A:岩土工程,从字面上来讲,就是涉及到岩石和土壤。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的大部分业务,如果不是很精准地描述,可以简化成“打基础”,其实是基础建设的基础,包括地基处理、桩基工程等业务,涉及机场、港口、公路、铁路、电厂、市政、石油化工、国防工程、围海造地等领域。
港湾集团在这个行业20多年了,目前在10多个国家有在建项目,积累了大量的项目经验和技术储备。至于说为什么是综合服务提供商,是因为我们会根据现场的情况和客户的要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这是一个科学的过程,是在工期、造价、技术指标等各种限制条件下找到最优解。
Q2:据了解,在国内和你们属同行业的企业并不少,为什么你会说这个是“冷门业务”?
A:冷门业务是对于公众来说的,首先它相对其他行业是一个小行业,其次从我们的产品来说,最终的产品比如新加坡樟宜机场、迪拜棕榈岛、浦东机场二号跑道,都采用了我们的专利和技术,从而节省了时间和金钱。但是大众肯定不知道也不太有兴趣知道这些项目是谁参与的。
当然,我们的业务与国内很多同行业公司有所区别的是,按照国内常规的工程模式,他们中大多数是设计院按图施工,像我们这样有能力提供综合性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为数不多;此外能够走向国际,甚至跟欧美的一些行业巨头竞争的,目前国内这样的企业,在我看来也是凤毛麟角。
Q3:2007年,印尼龙湾发电厂项目在当时轰动一时,这一项目对于公司的海外扩张之路有怎样的意义?
A:2006年,我入职公司,印尼项目是我负责的第一个海外项目,也是公司的第一个海外项目。当时我们没有任何海外经验,而且这个项目的技术难度非常高。发电厂在印尼的海边,是一块沼泽地,软土很厚,人和机器甚至都进不去施工区。不仅如此,那个地方地处地震烈度8度的强地震区,因此对地基加固要求非常高。
当时这一项目的总承包商是中国的,他们找了很多单位,但都不敢承诺达到指标要求,最后找到了我们。我们公司是技术起家,当初公司设立就是建立在自主研发的快速“高真空击密”发明专利的基础上。
在印尼,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业主和咨询都是外国人,中国的标准人家不认,在处理许多技术细节时,需要一条一条协商讨论,甚至会出现争论。我们需要懂外语、懂技术、懂原理、懂协调,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难度。
整个工程历时超过2年,我在印尼待了差不多一年。除了上述项目本身的困难,第一次海外项目,还要从头了解清关税收、劳动签证、企业形式等等。生活上,印尼当时还处于供电不足的状态,空调也装不了,海边的淡水资源也比较紧缺。
那段日子是真的苦,但也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比如这个项目的最终完成,为我们打造了一个海外成功案例,有更多项目陆陆续续委托给我们;另外,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积累。当时去印尼,我带了5、6名知名高校的毕业生,我们共同经历锤炼,为公司打造了一支国际化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批人现在已经成为了公司的骨干;当然,这一项目也大大开阔了眼界,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优势,也看到了海外还是有很多东西值得学习和总结,为我们之后的海外项目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Q4:从无到有创建海外部,到如今公司工程海外业绩遍布东南亚、中东、南亚、拉美等地区,上海港湾的海外布局是如何规划的?
A:公司积极拓展境外市场,制定了“三步走”的市场开发计划,第一步,进军东南亚市场,并将东南亚市场作为公司境外市场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我们第一个项目在印尼,东南亚地区的岩土基础和上海类似,都是软基比较多,在这方面我们积累的经验确实比欧美企业先进,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第二步,是以东南亚市场为支撑,开拓中东、南亚及拉美市场。中东的岩土基础偏向硬质,更加注重机械能力,这方面我们相对薄弱,但我们的方案能力足够强,因此在中东地区竞争,也算是棋逢对手;第三步,就是发展东欧市场,并以中东市场为跳板,向非洲市场进军,最终达到全球主要市场的全面覆盖。其实这一战略,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也是由近及远的过程。
Q5:“一带一路”政策,对于企业的出海步伐有何影响?
A:政策影响下,基建需求更加旺盛,市场空间肯定更为广阔。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我们的机会就会更多。另一方面,随着“一带一路”等相关政策的推进,海外国家对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意识到中国基建领域强大的实力,这一点至关重要。我记得2007年左右,还有欧洲人问我,你们中国道路上走不走马车?所以被看到、被关注、被了解,对于企业出海,提升中国品牌认知是非常需要的。
Q6:是否曾设想过,如果十多年前,没有走出去,企业现在会怎么样?
A:说实话,其实当时一些跟我们公司规模差不多的企业,现在基本上都快没了,哪怕当时规模比较大的企业,现在日子也不太好过。
主要是因为这两年房地产付款条件不是很好,我们因为海外有选择,加上能力有限,2018年以后房地产的项目就没有做过。但如果你单纯在国内发展,你的选择性恐怕就不多。对于我们来说,当然要选择那些利润率更高、现金流更好的项目。
Q7:基于个人经验,如果现在有企业家朋友来问你,本土增长和国际化扩张,哪个更靠谱?你会怎么建议?
A:商学院的标准答案就是Depends。
但事实确实是如此,还是要看你的资源禀赋、人才储备等自身情况。我们见过很多在国外大赚一笔的企业,当然也有很多在国内做得不错,但跑到国外去把自己“作死”的。
我们的企业“走出去”,必须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营商环境、税务环境,以及要对自己的运营成本、财务测算都有所准备。还有海外运营中的风险防范,包括法律问题,劳工冲突等。所以这个还是要想清楚,如果你公司的组织能力、整体架构、人才队伍都不太适合海外项目,那就会让自己掉入一个无底洞。那么怎么理智判断,自身的情况是不是适合出海呢?建议可以用一小部分业务先试一试,逻辑上行不行?行的话,就再试一试,这个就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Q8:如果让你总结,上海港湾的海外扩张之路,你做得最正确的几个方面,你会总结哪几点?
A:我觉得首先肯定是人才。就拿印尼项目来说,我们一开始出去的那帮人都很年轻,但愿意去不断提高认知、不断否定自我、不断前进,这帮具备高专业性的人才,是海外扩张非常好的基础。当然,前提是你的公司文化要容得下这批人,或者说能够让这批人发挥作用;
第二个就是你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对我们来说,就是技术。我在和DBA同班同学交流中,了解到一个有趣的观点,说企业和企业之间有三种差距,一个叫信息差距,就是你知道他不知道。第二个叫逻辑差,就是你能做他不能做。第三个叫资源差,就是你有他没有。对我们来说,我们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保持住这一点,就会迎来很多机遇。
Q9:在你看来,父辈企业家与当下的企业家相较而言,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A:我是江苏江阴人,有句玩笑话说,江阴的“特产”是上市公司,因此我身边就会有很多父辈企业家和企业家朋友。
在我看来,企业家精神万变不离其宗,首先要开拓创新,其次要有领导能力。但因为所处历史环境不同,父辈企业家们走上创业道路上时,中国在很多方面都相较落后,他们更多是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模式“引进来”,谋求生存与发展;
而我们更多会去想,怎么通过创新去创造价值,怎么再价值分配?随着中国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在基建领域,我们有信心在一些技术上跻身国际前列,那我们这代人更多会考虑“走出去”,树立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基底会更强一些,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的使命。
Q10:选择中欧DBA,最大的收获和期待是什么?
A:我曾在芝加哥大学读过两年的商业管理硕士,但这与DBA就读的感受还是不太一样。DBA的学习不是说被灌输知识,更多是从科学的角度去学习、去参与、去创造知识,最后还要留下一些东西。
对我来说,我觉得读DBA有两点影响很大。第一是思考问题和看问题的方式有很大变化。当你面临一个问题时,你会反应过来,要去查查论文,还要看看它里面的研究方法科不科学,会不会有更好的思路,几篇论文为何不太一样?在整个思考的过程中,会带着研究的心态。
第二我觉得中欧提供的环境非常好,我能够从教授和同学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在这个非常多元化的群体中,可能你身边的某个人,在某些方面已经做到很极致,他表达出来的东西常常会让我醍醐灌顶。
我一直希望把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也一直努力把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通过预测→解释→验证的方式总结成理论,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